珠三角上一次下雪是124年前,这个周末会下雪吗?

南方+  2016-01-21 15:44

文|有料哥

这两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在被“超级寒潮”刷屏。广州最低气温将降至0摄氏度左右的预测,更是让早已习惯“暖冬”的广东小伙伴们惊讶,“冬天真的要来了吗?终于可以看到雪了吗?!”

天气预报说广东要下雪?

说广东要降雪源于中国天气网在18日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

再看一下当日广东21地市的天气预报,发现包括广州在内的12个地市都有大雪或暴雪,而韶关更是降到了-10℃……虽然对于“暴雪”这个字眼,有料哥是不太看好的。

除了韶关和部分山区,广东各地的朋友多少年没见过本地下雪了?有料哥可以想见你们聒噪的叫冷背后是一种怎样无以名状的兴奋感。

然而,对的,万事都有个然而。然而当我们的记者致电中国天气网,客服MM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广东各地显示的周日暴雪天气未经人工矫正,可以确定的是22日-24日有较强的冷空气,会有明显降温,但未知具体会降到多少度。客服还表示,三天以内的天气预告较为准确。

呃……三天以内……

于是,有料哥今天再次登录中国天气网查看(对,就是不死心,说好的下雪呢……)

其他各地周日的预报也相继修改调整,大多地区周日预报天气为小雨转阴或多云,最低温度在3-5℃左右,韶关周日最低温预报也调整为-2℃。

不下雪也会冻成汪

随着气象部门辟谣信息的迅速扩散,你是不是已经放了一万个心,以为广东今年不会冷到哪里去了?那你就天真了……

有料哥的手机今天就借到一条短信:“省政府应急办、省气象局提醒你:近年最强寒潮袭粤,1月22日-25日全省有大范围冰霜冻,天气寒冷,请迅速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一不小心暴露了哥的经济窘况,哦不,是最强寒潮真的要袭击广东了!

寒潮是什么鬼?就是“霸王级”冷空气,比强冷空气更可怕!是寒风夹冷雨(雪),冰冻、霜冻、大风一起来!

面对这次寒潮来袭,@广东天气也进行了相关答疑:

问:广东XX地方会下雪吗?

答:这次寒潮过程,粤北有雨夹雪,中北部有冰冻,中南部下雪的几率小!

几率虽然小,有料哥也和大家一样,仍然抱着一丝希望,哥不是想看雪,是想看你们。

科普:谁“策划”了寒潮?

此次寒潮影响有多大?分析指出,韶关、清远、河源、梅州、广州北部、肇庆北部和惠州北部等地可能出现较强雨雪冰冻,对上述地区群众生活、交通运输等造成较大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超级寒潮”到底从哪儿来的?谁是幕后策划“黑手”?让有料哥带你扒一扒。

起因是有一股神秘暖流,去年底攻占北极圈。2015年12月30日北极气温超过0摄氏度,比4000公里以南的北京延庆都暖和。当时,知名博主“铁马冰河”在他的公众号“中国气象爱好者”上发文预测道,“北极暴暖,必然会影响我国,而且很大可能,是诱发一场强大的冷空气!……”

后面的内容就比较复杂了,觉得自己智商余额高的童鞋请详猛戳这里了解:谁策划了“超级寒潮”?神秘暖流攻占北极圈,全中国挨冻

看完了吧?没错,简单点说就是,这波强大的冷空气一路过关斩将俯冲南下,在我国,浙江将是此次冷空气的“主战场”,而福建大部以及两广,都极有可能看见大雪纷飞。

强冷空气前锋持续南下,南方7省市将迎来暴雪:湖北、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将出现小到中雨转大到暴雪,浙江中北部局地有大暴雪。确实,不包含广东。

好的,我们现在来说广东。

对于广东来说,此次雪线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南岭,民间气象预测人士表示,下雪目前看来概率不大,雪线最南可能推到粤北一带。目前的预测显示,“极地涡旋”南下后会迅速失去能量而减弱,26日开始,南方大部气温将显著回升。26日之后,寒潮将减弱退去。

所以,想要看雪的同学们,请尽快移步粤北。


除了粤北,广东其他地方下雪也不是没有可能?有料哥翻阅了清道光年间出版的广州府、番禺县、南海县等地的地方志以及建国新编的《中山市志》,总结出一个惊人事实:珠三角原来的真的下过雪!

下雪在广州是大事,除了明清小冰河期真是千年一遇。

最早的下雪记录应当追溯到唐朝。晚唐诗人许浑(约791~约858)《冬日登越王台怀旧》诗有句云:“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杨子,指杨孚,东汉和帝时人,杨子宅在珠江南岸,就是现在海珠区,参考旧广州城范围,应该在现在滨江中路一带,解放桥和海印桥之间的区域。这可能是广州下雪的最早记载,但这次下雪,既无年月,又不见当时人的记录,如作为“以诗证史”,尚欠佐证,只可作传说而已。 

南宋以降,广州下雪,见诸方志及时人题咏者,有“淳佑五年(1245年)十二月广州大雪”。戴瞡《广州通志稿》:“腊初,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有也。时经略使方大琮躬出省视,贫民与诸营疲卒,均给缗钱,以恤其寒,阖郡大悦。”

明清小冰河期,珠三角下雪从百年一遇到最密集时的二十年一遇,也是人生难得碰上一回。

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广州、南海、番禺“有雪,梅花枯死”。

嘉靖十六年(1537年)冬,番禺、南海大雪。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十二月,从化大雪三日。“昼下如珠,次日如鹅毛,六日至八日乃已。山谷之中,峰尽壁立,林皆琼挺。老父俱言从来末有也。自是连岁大稔。”

崇祯七年(1634年)从化大雪。

顺治十一年(1654年)正月十八日,广州、龙门大雪。

康熙五年(1666年)十二月二十夜,广州、番禺、南海大雪。

明清小冰期过后,记载的大雪就不多了,但也是有记录的。1996年12月1日编写的《中山市志》上记载了此后的几次。1666年后要到1835年(清朝道光十五年)才再下雪了。下得最大的一次可能是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那场雪了。历史记录称:“十一月二十八、二十九两日大雨雪,屋瓦詹淄皆满。”

整个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初,没有找到珠三角下雪的记录,也就是说,假如周末真的下雪的话,是124年来头一回。


这次降温与2008年的区别

那么,这次超强寒潮会制造跟2008年寒潮一样的麻烦吗?2008年1月13日开始,就至少有上万台车辆和四五万人被冰雪堵在京珠高速路上。更别提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等着火车恢复通行的人群了。

气象专家许小峰认为,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总体背景是偏暖,并不具备长期或造成很强的冷,但是这次超级寒潮确实范围大,温度偏低,但时间上并不会像2008年雨雪灾害那么长。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程正泉分析此轮超级寒潮认为,多个市县最低气温将逼近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但冻雨时间短,并不会像2008年冰灾一样影响春运铁路交通。尽管如此,由于24日起粤北大部分市县最低气温下降至0℃以下,将会出现道路结冰等现象,对公路交通仍有一定的影响。

寒潮将至,打开身上的8处“暖气开关”

既然要挑战今冬最低温度,没点技术层面的准备怎么行。关于保暖,除了添衣之外,你知道我们人体身上还有8个”取暖开关“吗? ladys and 乡亲们,一起来涨知识吧!学习本领,抗击寒潮!

怎么样,技能都掌握了吗?接下来的日子,一起来“享受”这大自然的馈赠吧!

编辑 刘自如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