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钟丽婷 裘萍
2016-01-21 09:07
位于恩宁路上、历时两年多时间打造的粤剧艺术博物馆20日正式揭牌,并举行首场“西关韵·荔湾情”粤剧演出。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市政协主席苏志佳,老领导黎子流,市领导张嘉极、蔡朝林,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等共同为该馆揭牌,并观看首场演出。黎子流与著名粤剧艺术家倪惠英即兴唱了一曲《花好月圆》。集合岭南古典园林设计的粤剧艺术博物馆计划年中开馆,几个月后市民或许就可免费前往听戏游园。
汇聚岭南特色传统园林
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荔湾区恩宁路旁、荔枝湾涌畔,总投资4.34亿元,计划2016年中开馆,迎接市民参观游览。
“好高兴,好兴奋,好激动。”20日下午,在粤剧艺术博物馆首场演出活动上,黎子流难掩喜悦之情。他说,博物馆的建成不简单,处处工艺精雕细琢,体现广府文化建筑装修工程美妙的同时,又将潮汕文化、客家文化融入其中,“广府文化和粤剧艺术文化在这里雅俗共赏,交流参观,天天可以唱,日日可以游。”
陈建华现场提到,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建设过程如“打造一个精品”,每块青砖、每根柱子、木梁花费大量功夫,“如果说宝墨园是第五名园,粤剧艺术博物馆至少是第六名园。”
粤剧艺术博物馆最大特色是以岭南传统园林形式,汇集岭南传统工艺“三雕二塑”(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和陶塑)。广福台、琼花堂的小戏台、主馆剧场的250人小剧场,这三处将是粤剧艺术博物馆内未来唱戏曲的地方。核心建筑、主戏台的广福台是整座园林之中唯一纯木结构建筑,面阔11米,高9米,四周刻有金漆木雕,中间灰色砖雕作品为《六国大封相》,由番禺沙湾民间艺人何世良所作。在广福台周边,水池环绕,这里将引入荔枝湾水系,戏台如立在水中央,游客驻足四周免费看戏。而广福台对面的琼花堂,从梁架形式到装饰雕刻体现的是潮汕装饰风格,装饰题材多与潮汕人民相关的鱼虾蟹等江海水族。
两组岭南建筑年底封顶
据介绍,粤剧艺博馆可容纳人数约2000人,届时免费对外开放,为控制入馆人员数量,馆方或将采取市民需提前预订、凭票入场的举措。
粤剧艺博馆展厅设置在地下一层,含主展厅与临展厅各一个,面积合计约2500平方米。“展示、体验、互动”,是粤剧艺术博物馆展示空间的主要特征,届时将使用结合声光电体验与互动的技术手段。目前,展藏品已有捐赠藏品共1400多件/套,购买藏品共2500多件/套,借展藏品108件/套,参考资料18件/套。粤剧申遗证书也是此次展品的一个重头戏。
在活动上,陈建华表示,广州粤剧院新址即将奠基,粤剧院的规模比粤剧艺术博物馆更大,还有两组岭南建筑在陆续动工:一组是海珠湖广州文化馆,面积是粤剧艺术博物馆的10倍以上,它将集中广东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四大名园的建筑元素来建设打造,已经动工,年底可以封顶;一组是在大学城南汉康陵德陵博物馆,现在也已经动工,同样在年底封顶。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