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斌
2016-01-20 21:28
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字,2015年出生人口1655万,比2014年减少32万。在2014年各地全面启动“单独两孩”政策背景下,有评论认为,这说明单独两孩政策确实遇冷,需要敲响生育政策警钟。
对此,国家卫计委指导司负责人回应称,卫计委方面自己的统计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基本一致,2015年出生人口确实比2014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和羊年和育龄妇女减少有关,今后五年每年出生人口在1750万~2100万人。
羊年北京少生了约5万人
该负责人解释,影响出生人口减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生肖偏好的影响,2015年是农历羊年,一些家庭有推迟生育的情况,北方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二是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的影响,2015年15岁~49岁育龄妇女数量比上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约150万人。
据悉,2015年妇幼活产统计数据也显示,23个省份的出生人口数量比上年有所减少,2个省份基本持平,6个省份略有增加。不过,2015年7月以后,一些地方孕妇建档数明显增加,将在猴年生育。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2015年7月孕妇建档数同比增加21%、环比增加36%,2016年出生人口将比上年明显增加。
北京市妇产医院院长严松彪也表示,2014年北京共出生了约25万人,2015年即羊年仅出生约20万新生儿。严松彪预计,猴年将大幅反弹,北京市出生人数在30万-32万。
“十三五”每年出生1750万~2100万人
卫计委方面的数字也显示,二孩出生明显增加,一孩出生明显减少。2013-2015年,一孩和二孩出生数分别为1056万人、511万人,972万人、606万人,886万人、652万人。
“2015年比2013年二孩增加141万人,主要是单独两孩政策的效果”,国家卫计委指导司负责人称,2015年出生人口变动在预期的范围之内。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间每年出生人口将在1750万~2100万人之间。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