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粤|今日大寒,你知道大寒有哪“三候”吗?

南方+  2016-01-20 12:43

20日,广东全省阴天有小雨。最低气温:粤北市县8℃~11℃,沿海市县13℃~16℃,其余市县11℃~14℃。

大寒节气开启广东天寒地冻的序幕:21日寒潮的前锋开始进入粤北,22日起将自北向南影响全省,各地日平均气温将下降8℃—10℃,粤北市县有雨夹雪和冰冻。

2016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十一,23时27分,迎来“大寒”节气。

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过后,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轮回。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而大寒过后,广东将迎来近年来最强的一场寒潮。

一候鸡乳:大寒之日“鸡乳”。

鸡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气,开始孵小鸡了。

二候征鸟厉疾:大寒后五日“征鸟厉疾”。

征鸟是指鹰隼之类远飞之鸟,厉疾是厉猛、捷速。

三候水泽腹坚:再五日“水泽腹坚”。

上下都冻透了,寒至极处,按物极必反原理,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极点,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

时令食材:菠菜、大蒜、松子、羊肉、木耳。

天寒地冻,吃羊肉煲的季节到了。热腾腾的一锅羊肉煲,温食入胃,微微汗出,则郁结可舒,寒湿可除,正是隆冬向初春过渡的应节食谱。注意热量补充的同时,也要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而胡萝卜正是羊肉煲的绝配。

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

大寒天气时寒时暖,若身体调节能力较差,很容易感寒生病。味辛性温之物既能起到顾护人身正气、驱邪防病的目的,又能顺应阳气初升的趋势。

生姜对风寒束表兼有胃肠不适症状的感冒效果尤佳;葱有宣通上下之阳气、辛温开窍、疏通三焦、发汗解肌的作用。大蒜、香菜、苏叶、花椒等对预防或改善风寒感冒症状均有一定的作用。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

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比普通大米含糖份高,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

编辑 杨小妍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