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濠江区14所小学中就有千余名留守儿童 汕头农村留守儿童呼唤关爱

南方+  2016-01-20 09:1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在广大农村地区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最近,汕头市公益基金会联合濠江区教育局,对区内小学进行摸查时发现,14所小学中有1100余名留守儿童,其中生活在贫困线的留守儿童有近300名。贫困留守儿童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记者对此进行实地了解。

小琪:

渴望爸妈来学校接我

“快过年了,我爸爸妈妈就要回来了。”谈起自己的爸爸妈妈,小琪眼眶有些红,弄着衣角嗫嗫嚅嚅地说出这几个字。小琪今年十岁,爸爸妈妈是什么时候出外打工,她也记不清楚,只知道每逢临近春节,他们就会回来,带着几件小玩具给自己和两个哥哥。每当此时,就是小琪最快乐的时候,可春节过后临近开学时,爸妈又要走了。她多么希望,每天放学的时候,爸妈会与其他同学的爸妈一样,来学校门口等她;她更希望,自己也能与其他同学一样,参加自己喜爱的课外活动。可家里的实际情况并不允许!因为家贫,父母只能把她们兄妹三个交给爷爷奶奶,双双出外打工。前几年家里生活还算过得去,但自从爷爷患病卧床之后,家里已经变得一贫如洗。大冬天的,小琪衣衫单薄,小手冰凉冰凉,连说话的声音都有点哆嗦。原来,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冬衣都没有!

小锦:

弟弟癫痫母亲一走了之

小锦今年读四年级,个子虽然比其他同学高大,长得也挺清秀,但却沉默寡言,在与记者交谈时,问三句话答不了一句。原来,他的家庭情况让人觉得心酸。父亲是当地农民,母亲是福建人。十多年随乡亲一起来到当地一家工厂打工,不久后认识了父亲并与之结婚,婚后生下两个男孩。在农村里,这本是让人欣喜的事情,可是好景不长,几年前弟弟不幸患上了癫痫症。父母带着弟弟四处求医,可是花光了家中所有财产后弟弟的病情仍未见好转。也许是受不了生活的煎熬,母亲竟撇下父子仨一走了之!于是,所有重担都落在父亲身上,由于受不了此等打击,父亲整天昏昏沉沉连农活也不想干了,平常的温饱虽然有市公益基金会的接济以及亲友的帮助,但却无暇去顾及小锦的学习生活。小锦的老师告诉记者,他原本也是位活泼好动的孩子,但自从家庭遭遇变故后,慢慢地变得沉默、胆怯、不合群,课堂上经常发呆,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小明:

教室门口“蹭”学跆拳道

小明有双清澈明亮的眼睛,老师说,他的学习成绩还相当不错,不过也与其他贫困留守儿童一样,比较不爱说话。小明的家庭情况有更多的无奈,父亲说是外出打工,可家里却没有一人知道他去哪?时不时地回家一次,蒙头睡了几天骂骂咧咧一阵子之后又不知去向;母亲精神又有点不太正常,有时候连做饭都会忘记,更别说关心小明的学习情况;哥哥本来已经读上初中,可整天不去上学只是在家里睡大觉。就这样,小明在家里基本上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长期以来便养成了不爱说话的性格。

不过老师告诉记者,小明虽不爱说话,但头脑还是相当灵活的,而且学习也很用功,兴趣也很广泛。看到别的同学参加围棋、跆拳道、舞蹈等兴趣班时,他总喜欢跑到教室门口“蹭蹭”。记者问他,最喜欢学什么?他说,我最喜欢跆拳道,可是妈妈不让我去练。

记者

手记

如何关心这一特殊群体

采访这一特殊群体时,记者心情特别沉重。本该是天真烂漫的年龄,但一个个却沉默寡言甚至整天发呆。自卑、胆怯、厌学、情绪变化快是这群人的共同特点。虽然,他们的基本生活都没太大问题,就算家庭贫困,也有公益团体或亲友的资助,但心理问题却是一个大难题。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河南某村的4名留守孩子,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关爱,居然相约到一处古庙里准备喝农药自杀,幸亏被人发现才未酿成惨剧。而一群十四、五岁的留守少年,因小事口结,即手持刀、棒、铁链冲进邻村乡道滋事,并扬言要在“黑白两道”混……诸如此类事件,常见报端。我们担心,如果社会再无视留守少年儿童的问题,或将迎来情感残缺、社会和家庭责任冷漠甚至充满反社会意识倾向的新一代。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我们最该为他们做些什么?濠江区教育局林镇武副局长说,由于他们在父爱或母爱上有所缺乏,学校老师应该充当起这个角色,给他们多些关爱。在平常的课堂上,可以对他们进行“三优”政策,即优先发言、优先辅导、优先批改作业,并鼓励他们加入一些课外的文体兴趣班,充分利用一些课外活动帮助他们确立自信、自强的信念,使其能融入集体,鼓励他多与同学交往,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

如何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

留守儿童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记者采访了儿童心理专家、原汕大附二医院主任医生崔华中。他认为,留守儿童尤其是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性格孤僻、容易冲动、认知偏差等心理问题。崔华中医生解释说,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由于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还有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

该如何处理好这些心理问题,崔主任认为,急需三大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是自信心的培养。留守儿童 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管教,而隔代监护人爷爷奶奶等又常常溺爱或放纵他们的行为,致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教师要指导“留守儿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二是抗挫折能力培养。挫折感在留守儿的心理上表现很明显,他们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此时,应进行冷静的分析,从主客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采用“自古雄才多磨难”的故事激励他们。三是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必不可少。但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实践逐渐形成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或引导一些社会培训机构,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编辑 吴文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