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成希
2016-01-20 08:15
居民投诉马路堆满垃圾,深夜工地噪声扰民,美食街占道经营,违建边投诉边长高,但是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记者来到水务局投诉河涌污染问题,甚至被保安阻拦进不了门口……“我自己在荔湾做区长,我也吃过闭门羹,因为他们不认识我。”1月19日下午,广州市荔湾区区长刘捷做客市政府纠风办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作风建设在路上》,在节目中他承诺向市民公布电话号码,并呼吁荔湾区的广大干部要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部门之间不得推诿。
针对荔湾高尔夫地块路建设滞后的问题,刘捷承诺龙溪中路下半年开通,解决上万人出行难的问题。他还提到泮塘美食街占道经营问题必须进行整改,在半个月内拿出方案;荔湾要发展教育均衡,彻底打破北片电脑派位,南片对口入学等问题。
问题1.“垃圾围街”数十天无人管
回应:从体制上专题研究解决
在芳村中南街道,一旁的马路上堆放了大量垃圾无人处理,导致车辆和行人都很难通过,并且发出阵阵恶臭。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那些商贩将卖剩下的水产倒在路边,经常是半夜三更过来,我们又发现不了。这垃圾堆放了有数十天了,我们住在这旁边,天天闻着这恶心的臭味,真受不了。”
据记者了解,这段垃圾路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是周边居民的投诉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最终还是没有理顺这条路到底归谁管。“应该是归我管,作为区长,这个区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应该是我的事。”刘捷回应称。
中南街黄主任称,作为属地街道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有两个原因造成推诿:城中村的保洁是政府给予经费上的补贴;这条路临近水产市场,保洁难度比较大。具体就这条街道的保洁工作,由经济联社来负责。下一步街道会加大统筹、整顿和环境保洁的力度,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刘捷坦承,通过这个案例,充分体验到市政府提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荔湾是新城老城融合发展的区域,必须从体制上找根本原因,尽快拿出实施方案,从一个点带动一个面的环卫保洁,落实市委提出的干净整洁安全有序。
针对噪声扰民问题,刘捷认为在老城区存在着诸多问题,存在比较滞后的管理方式。“直接向我反映,我可以公开我的电话号码,这是当区长的一个责任。”刘捷说,他愿意公开电话,如果市民有问题可以向他及时反应。
问题2.泮塘路美食街成“脏乱差”重灾区
回应:15天内拿出具体整改方案
荔湾区泮塘路作为“食在广州”标志性美食街,汇集了各地知名小吃,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但由于美食街地处人流密集区,街道旁的许多商铺乱搭乱建,排档、烧烤摊汇聚涌流,使该处成为卫生环境“脏乱差”的重灾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商家甚至将圆桌伞棚摆到宽6米的人行道路,占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空地。中午12时正是用餐高峰期,本就狭窄的路面再加上市民停放的电动车、中间的流动摊点,将这里堵得水泄不通,从此路经过只能侧着身子,绕道前行。
记者来到荔湾区城管科,相关负责人称,刚开发的时候,为了打造广州美食一条街和特色岭南文化,占道经营政府是允许的。但在《广州市荔湾区景区管理规定》里有明确规定,西关美食街在人行道一侧占道经营的桌子只有玻璃的圆桌和方桌是政府允许的,后来很多商贩私自扩大了占道经营范围。
荔湾分管副区长介绍,为了打造广州美食节,确实在2010年的时候区政府决定,允许在靠泮塘路的一侧可以占道经营。但是目前看来,当时的决定跟不上现在的发展形式了。在整个管理工作上,确实存在不到位的地方,导致了整条泮塘路东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接下来针对这个问题要进行认真研究,再如何规范和提高方面下工夫,荔湾会在15天内拿出具体的整改方案。
刘捷总结道:“城市管理的要求,在不同时期需求不同。政府管理要适应老百姓的要求与需求。”
问题3.高尔夫地块楼盘道路建设滞后
回应:龙溪中路下半年必须开通
从2014年开始,荔湾区芳村高尔夫地块楼盘便不断受到业主的投诉,目前仅两个路口出入龙溪中路,交通堵塞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工作生活。
刘捷称,高尔夫地块楼盘的建设是广州这几年靠近城中村旁边的大型房屋开发遇到的共同问题,由于土地收储完成后,交通用地没有同步收储,交通建设、道路建设滞后的问题便显现出来了。
荔湾区建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龙溪中路涉及到铁路、航道、河涌问题,并非是一条道路的问题。他们一直在协调各方面工作,上个月基本确定了道路的建设方案,图纸也确定了。把这些项目的方案和资金上报到市有关部门,审批后就能很快实施。按照现在的建设程序,今年下半年,桥便可以开通,而这条路开通还需两到三年。
刘捷称,此类牵扯到很多部门的大问题,无论怎么样政府都要做努力。首先要做的是交通标示,第二是交通组织,在现有的道路通行条件下,怎么发挥最大的通勤效率,这就靠人,由建设部门协同芳村交警大队,在上下班高峰,对高尔夫附近交通加强引导。
“我相信只要能让市民通行缩短十分钟,他们也会看到我们在做事情,既然一些审批的程序已经完成了,我们要敢于向群众承诺,今年下半年,必须要开通。”刘捷表示。
问题4.同区小升初政策不同
回应:打破河界,制定过渡政策
“我们想问一下区长,区域调整已经十年了,为什么小升初这块,两个区的居民还有不同的待遇?差别还这么大?”有老芳村学生家长投诉,2005年芳村跟老荔湾合并之后,小学升初至今还沿用两个区域的系统:老荔湾是电脑派位,老芳村是对口直升。
荔湾区教育局长解释,按照法律规定,要充分保障适龄上学儿童就近上学。老荔湾很小,只有9万平方米,而老芳村比较大,所以沿用了就近对口。如果老芳村电脑排位,会造成一些学生上学比较困难。现在正在逐步做一些整,比如说延着珠江的一部分学校,可能逐步会纳入到对口入学,或者是电脑排位。
刘捷说,历史上,两个区没有合并之前,教育资源,荔湾胜于芳村,这是历史造成的。但是现在是一个区了,不能搞差异化的资源配置。荔湾区要区内协调统一,不能搞两个政策。教育部门必须要打破这种河界,把教育资源均等化,这可能要有一个三年过渡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