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底终于见红,要不要抢反弹?券商建议三大策略应对

南方+ 记者 周亮 孙铭蔚  2016-01-15 10:35

就在市场情绪一片恐慌之际,监管层再度喊话。14日A股大跌2.56%后,指数触底反弹,上证指数重新站上3000点,收3007.65点,涨幅1.97%.创业板大幅反弹5.59%.继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连夜出手维稳市场后,14日午后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再次表态称,以不减持等各种方式维稳市场。

接近股灾底,筑底?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近期指出,市场已经逐步调整到位,未来将迎来重要机遇,“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随着A股逐步调整到位、泡沫去化进入尾声,市场正逐步进入正常状态,估值趋于合理,投资者趋于理性,这为资本市场改革迎来重要机遇和时间窗口。”

事实上,沪指14日的低位见2867.55点,已经接近股灾时候低点2850.71点。此后,超跌反弹启动,资金加大吸筹,跌势大幅趋缓。午后,28家公司联手维稳,再度激活了中小股和创业板的热情。

创业板指数大幅反弹,收盘60只创业板股份涨停,指数大涨了5.59%.

计算机和国防军工板块领涨,分别上涨6 .46%和6.38%.虽然价格反弹较为强劲,但成交量仍处于低位,两市成交额仅5522.51亿元。

上海元普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张强表示,2850点是股灾一路下行之后形成的强支撑位,无论未来走势如何,短期来看这里都会有非常强力的支撑。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早盘入场抄底拥有非常低的风险收益比。下午大盘重回3000点,是对信心恢复的一次确认。不过短期大盘仍可能进一步下探,并考验2850点,很有可能在跌破该点位之后才会有较强劲的反弹。

中欧基金价值投资策略组负责人曹名长认为,市场或已处于底部区间,目前上证指数已处于3000点一线水平,从指数层面来看或是阶段性见底了,2016年一季度市场出现反弹值得期待。

他表示,从长期来看,A股市场将走出慢牛行情,而从中短期来看,受基本面、政策以及市场情绪等影响,以区间震荡调整为主,市场主要指数或呈现“下有底,上有顶”态势。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预计资金面未来整体或将延续之前的宽松局面,因此市场的表现更多是取决于基本面和政策等因素。

有私募人士认为,3000点一线成为近期阶段性底部的概率较大,但后市的反弹力度还要重点关注量能的配合。在该人士看来,尽管昨日反弹强烈,但5日线尚未触及,5日线3030-3038点位附近是市场重压压力位。此外股指期货仍未站上5日均线,不能确立企稳。并且盘中虽放量反弹,但市场整体的量能并未有效放大,后续还需继续放量。因此不能盲目乐观。

超跌反弹,抢不抢?

“经过连续下跌之后,市场已经处于超卖状态,超跌反弹随时可能发生。”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章晖对南都记者表示,去年12月份以来,A股下原因,第一个其实是估值高。近期汇率波动颇大,大股东减持也是影响,注册制之前就有预期。

章晖称,目前位置,A股整体并未显著高估。

“当所有人恐慌的时候,还应该恐慌吗?我们应该相信央行能够解决问题。阶段性的暴跌已经不会了。通过数据观察,以周度阈值为0.2时,汇率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相关性并不大。”章晖称。

而南方基金一位固定收益基金经理表示,机构资金在净申购固收产品,而从主流资金和机构资金来看,还是往债市去。

该基金经理表示,事实上,监管层如果没有干预的话,反而不会套这么多人。现在为什么是熊市?因为不断有人在抄底,然后股市暴跌再度形成了套牢盘,所以我们看到反弹就会越来越弱。

“人性就是贪婪和恐惧的,赚钱的时候肯定不会走,而赔钱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要解套。”该基金经理表示,现阶段的反弹要到什么时候,要看上方有多少套牢盘。

在长城证券策略分析师汪毅看来,市场急跌之后,政府层面已尽力缓和市场情绪,但风险偏好修复非一夕之功,短期市场大概率弱势震荡而非V型反弹,填坑行情可能会持续到二月底,随后才有望展开一轮新的行情。

前述中小型券商人士认为,不否认经过前期暴跌之后,市场估值已趋于合理,底部正在趋近。但即便后期利好政策出台,市场大概率是U型走势,而非V型走势,这也决定了短期不急于布局,不妨等市场底部平台稳固后再择机选择优质个股。

张强建议,即使发生了大反弹也依然不可以恋战。2016年的行情难以创造2015年的辉煌,适时退出,降低预期收益,才是比较合理的做法。

平安证券人士也建议投资者不要轻易抢反弹。他表示,这轮下跌短期的下跌速度过快,技术上需要修复,因此随时都可能有阶段性的反弹,但反弹的空间和持续性都比较有限,当然未来大盘继续像近期这样的急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很有可能会逐步演变为阴跌。

基金经理忙调研

九泰基金投研人士认为,虽然14日反弹较为强烈,但市场企稳和大幅反弹的动力依然不足,后市仍需保持谨慎。

近期,南都记者跟多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交流时,对于基金赎回情况,他们均表示,申购赎回很正常,没有出现大规模赎回的现象。

“近期跌幅太快,基民反而不动了。机构大量配置货币、债券等产品。”基金市场部人士对南都表示。

在市场大跌的时候,基金经理反而更多地出来调研。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表示,跟海外机构沟通之时,大家的共识是全球已经没有特别便宜,而且增速又快的市场。不少没有QFII资格的机构依然想投资A股。

“目前不少个股已经跌幅巨大,这类资产对于长期资金而言,已经处于可买入的资产。”该基金经理表示。

应对股灾底的策略

策略1:缓建仓

北京一家小型券商分析师称,估值偏高是导致市场下跌的根本原因。短期快速下跌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

“虽然14日开始了大幅上涨,但是,上方堆有大量套牢筹码的情况下,抛压将逐步加大。那么投资者在回升中,可以参与超跌反弹,但是要降低仓位。”该分析师表示。

他还表示,在目前波动较剧烈且下行态势仍未止步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不宜满仓运行,应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以便降低风险敞口,并使自己保留在更低点位补仓的能力。

近期的大跌都引发了抄底资金蜂拥而入,“建仓时机在接近,不过,A股负面因素还有,需耐心等待。”

策略2:增持股

“对于减持的股票,我们也是要规避的,我们也要看产业资本的行动。截至1月13日收盘,有601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过去(2015年)12月增持自己的股票,且现价低于增持均价。有34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在过去12月参与了自己的定向增发且现价低于增发股。

如果相信有效市场假说,能够在低于大股东的价格买入,那么也有理由相信能从中筛选出现价买入拿一年能获得绝对收益的品种。

策略3:炒主题

公募基金也越来越追逐主题投资。深圳一家基金经理表示,事实上只有高成长才能消化高估值,紧跟国家政策和互联网巨头参与的投资机会。供给收缩也会有周期股的投资机会。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及机器人、医疗服务、环保等主题纷纷出现于各家基金公司的主题策略中。

【记者】周亮 孙铭蔚 实习生刘佳韵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 杨小妍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