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验手术机器人,真好用但要完全替代医生还不可能

南方+ 记者 曹斯  2016-01-13 16:59

12日下午被推进手术室,晚上结束,13日上午,术后不到12个小时,刚接受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梁伯就可以下床了,状态也好得很。

“刚开始听到用手术机器人给我做,我还在想,那要医生干嘛?结果发现,没有高精尖的人才,再好的机器也是白搭啊!”在接受笔者采访时,75岁的梁伯发出这样的感慨。

梁伯说的手术机器人,是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刚刚引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该院也成为广东第二家引进该系统的医院,此前,中山一院也引进了该系统。

手术机器人机械臂系统超越人手腕功能

据中大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周芳坚教授介绍,“达芬奇”由几部分“大块头”组成,包括医生操控系统、床旁机械臂系统和视频处理系统(如下图)。因此,虽然说它是手术机器人,但实际上,还是由医生操作的。

从左到右:医生操控系统、床旁机械臂系统、视频处理系统

医生在术中操作的实况是这样的:

“‘达芬奇’优势明显,比如,能将视野放大10-15倍,模仿人眼视野但又超过人眼;不仅如此,它的腔内腕有七个自由度,可完全模仿手腕动作超越人手腕功能,还能消除手腕抖动。而且,常规器械头部的大小只有1-3厘米长,在狭窄的解剖环境中比人手更灵活。”周芳坚说。

图:视频系统

图:操作腕

图: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械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能将手术做得更精确。“泌尿外科手术对精确性要求很高,因此在2006年2015年底,中国医生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做的2万多台手术中,有超过9千例是泌尿外科的。因为精确,还可以减少患者出血,让他们恢复得也快。十年前一台前列腺癌根治术,平均要输血2500毫升。用‘达芬奇’,九成以上病人可不输血。”周芳坚说,不仅如此,心胸外科、胃外科、小儿外科等,也都可以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

对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而言,传统手术后或会导致控尿和性功能障碍等问题,该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永红说,用“达芬奇”手术系统实现精确操作,可对控尿和性功能进行保护。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手术费,据周芳坚介绍,就前列腺癌根治术而言,用机器人的或比传统术式多3万元,“不过,考虑到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且不用输血等因素,总费用不一定会更高。”

然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不是万能的。周芳坚的体会是,目前,这套系统还缺乏触觉反馈,且设备及耗材成本较高,培训费用也较高,“因此,一般的小手术,如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则没有必要用它。”

手术机器人能否取代外科医生?

梁伯的切身体会是:当然不行,“没有高精尖的人才,再好的机器也是白搭啊!”

专家是这么说的:机器人做手术是以传统外科医生的手术为基础,只有外科医生能做的手术才能采用机器人来做。机器人只是完成手术过程的一项工具,不仅如此,一些复杂、疑难的手术,机器人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仍需要外科医生以传统的方式处理。

比如,有些患者体内巨大肿瘤直径达几十厘米,机器人做手术需要一定空间施展,面对如此大的肿瘤,空间不足;即使机器人将肿瘤切除了,还要考虑如何将巨大的肿瘤取出来,那也必须开一道大的口子。

专家还认为,坐在操控台上时压力一点儿不比亲手操刀小。操作手柄的每个细微动作都不容大意,专家怎么动机械臂就怎么动,没有重来的机会,这跟亲手摸着病人的身体来做手术完全是两回事。因为,传统手术可感受到患者身体组织的质地、弹性,而机械臂缺少触觉反馈体系,医生使用多大的力度完全靠经验以及视觉上的判断,比如手术中最基本的缝针打结,要判断结是否打紧,只能靠眼睛看。

因此,使用机器人做手术对主刀医生的要求更高,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传统外科手术经验,能够对解剖区域的组织了如指掌,还要十分熟练地操作机器人。

【原标题】

手术机器人“出马”搞定前列腺癌

“机器人”能取代医生吗?NO!

【记者】曹斯 通讯员 黄金娟 欧晓芳


编辑 黎诚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