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彪
2016-01-12 09:41
猝然而至的脑中风、脑出血,或者飞来横祸导致的颅脑损伤,在很多人的眼中,往往意味着今后长期卧床。事实上,记者走访发现,也确实有很多此类病人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卧病在床。
这个特殊群体往往由于行动、言语等不便成为家人的负担,如果本身年龄较大还有其他病症,或者在精神上自暴自弃,就更加难以享受正常生活的乐趣。
惠州市康复医学会会长姜琴告诉记者,大脑遭受损伤后,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身体机能的恢复状况要远远好于未接受康复治疗的情况。
1.早介入可大幅提升康复效果
经过紧张抢救从死亡线上逃脱出来,病人从抢救室被推出,最危险的治疗告一段落。然而,对于病人自身的健康,就康复医学而言,最危险的时间才刚刚开始。
对于脑卒中、脑出血导致的偏瘫,外伤导致的骨折,风湿和呼吸疾病导致的身体机能障碍,如果不能及时接受康复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终身瘫痪或障碍。为了便于理解,姜琴模仿病人给记者做示范:刚刚出现瘫痪症状的病人处于“软瘫”状态,身体可能歪歪斜斜,整体看上去有气无力,如果这个时候介入康复治疗,就能有最好的恢复效果。市中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主治医师廖亮华告诉记者,一般的偏瘫患者,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大约有95%的患者都可以扶着拐杖步行走着,也有一些本来需要拐杖支撑才能行走的,经过康复治疗可以自行走动。
姜琴表示,反之,如果在一段时间之内没能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的身体关节等变得僵直,走起路来显得“硬邦邦”的,“后面这种状况,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从出现言语、运动等功能障碍症状到康复医生也“无能为力”的时间并不长。廖亮华表示,脑出血的最佳康复治疗时间一般是7到14天,脑梗塞则最好在出现症候的24小时之内进行治疗。
为了尽早介入治疗,年届六旬的姜琴也是“拼”了——经过她的努力和医院管理者的支持,其所在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全院临床科室康复治疗大查房”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姜琴等康复医学科的医生在全院各科室巡查,及时了解病人需要进行康复医疗的情况,以尽早介入,最大程度帮助病人恢复。
“现在很多需要康复治疗的病人年龄并不大,有些40多岁的,不仅要让他们可以自己走路、煮面条,甚至还要尽量帮助他们恢复语言等社交功能。”在姜琴看来,康复医学的范围很广,既包含传统中医的精髓,更有着战争之后伤员恢复工作的客观需要,而惠州的康复医学发展,可以说是方兴未艾。
2.三家公立医院有上百张床位
作为惠州市医疗体系最高的市中心人民医院,不仅最早开设康复医学科,而且规模也是目前市区公立医院中最大的——病房区的54张床位占据了几乎一整层的面积。
有着接近20年康复医学工作经验的廖亮华介绍,其所在的康复医学科目前有4名医生具有高级职称,病房区还有包括他自己在内的3名副主任医师,加上门诊共有十来个医生。从硬件设施看,该科有功能独立的物理治疗室、运动治疗室、针灸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心理治疗、支具及矫形器制作室。廖亮华说,目前每天治疗病人大约有四五百人,主要以偏瘫、截瘫和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为主,尤其是偏瘫的患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如此规模的康复医学科,曾经是姜琴梦寐以求的。
专业从事康复医疗40多年的她,可以说是惠州资历最高的康复医学专家,在2010年距离退休还有1个月的时候,她来到有意于康复科室发展的市第一人民医院,从头组建该院的康复医疗科室。目前,姜琴所在的团队已经有37名左右的医护人员,其中包括两名副主任医师的13名医生和17名治疗师,21张的病房区也在正常运转,每天进行康复诊疗的病人达到300到500人。
此外,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年,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也发展迅速,自2002年扩大规模后,已经成为广东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其特点是以中医理疗为主,特别是针灸治疗在惠州的康复医疗圈子里已有相当名气,床位也有40多张。
3.2016年康复展望:规范化与专业细化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姜琴就在部队里从事康复医疗的工作。“部队里面的运动医疗已经很发达,当时的陆、海、空战士只要是受伤了都会送到陆军下属医院,各种残疾和伤员都见多了。”经过17年部队历练的姜琴,于1987年转业到市中心人民医院,此后也一直从事康复医学的工作,按照她的话说,从未离开过半步。
也正因此,姜琴对惠州康复医学的发展,不仅是最初的创建者,发展的亲历者,还是至今奋斗的“创新者”。在她看来,康复医学虽然范围很广,但依然有着自己的收治标准,未达标准的就不应轻易放入——那同样是对病人的不负责。寻求病床等规模增长以满足市民需求之外,她更强调专业和质量。
为此,姜琴于2015年11月筹建成立了惠州市康复医学会并担任会长,还组建了惠州市康复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我们科室在康复诊疗的评定方面是做得最好的,而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姜琴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很是自信。
对目前病床数量最多的市中心人民医院来说,面临着专业医师缺乏等问题,制约了其康复医学科进一步发展。曾与姜琴共事多年的廖亮华表示:“我们科室的医生很多,医生的临床经验也很丰富,但是大多数是从中医科、老干部病区等其他科室转过来的,在进修康复医学三个月到半年之后到康复医学科。”他认为,与其他医院相比,市中心人民医院的配套科室比较强大,病人在其他科室救命之后来到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的病种比其他医院更加丰富,这是他们的优势。至于康复专业“科班出身”的医生数量偏少,则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相对而言,广州的省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南方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等公立医院的康复医学在全国是比较领先的,他们每年都会送医护人员去广州学习。
尽量吸纳优秀医护人员并进行培训,无论是61岁的姜琴还是已有20多年康复经验的廖亮华。姜琴的关键词是“规范化”:规范化查房流程、规范化康复病历书写、规范化康复医生培训;廖亮华的关键词则是“专业细化”,他希望所在科室能有专门的偏瘫、截瘫、脑瘫、骨折康复科室,并发展心肺功能和糖尿病的康复。
小贴士
软瘫是当锥体系受到损伤将会随意运动的障碍,发生瘫痪。软瘫和硬瘫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损害的神经元不同:软瘫是下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肌肉松弛,并逐渐萎缩,同时腿反射减弱并消失,故此类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
市区公立医院中开设康复医学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有:
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地址为门诊楼3楼康复医学科。
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要致力于脊柱疾病和脑血管病的研究。
市中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侧重于偏瘫等患者的康复,科室电话:0752—2288418/2288483,门诊专科地址为该院住院部2号楼C区1楼,专科时间为廖亮华主治医师,星期二上午、星期日上午;罗石坚副主任医师为星期三上午、星期五上午;潘洁副主任医师为星期二上午、星期四上午和星期五上午、星期六上午。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