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 政策外生育要征社会抚养费,政策要长期坚持

南方+ 记者 吴斌 商西  2016-01-11 10:42

新闻发布会现场。南都记者 商西 摄

国家卫计委今日(11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有关情况发布会。会上透露,中国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2050年左右的人口总量将保持在13.8亿人左右。

国家卫计委方面称,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未来十几年总人口还将不断继续增长。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称,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总人口达到14.5亿左右,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总量将保持在13.8亿人左右。“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王培安说,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持适度人口规模。

本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政策外多孩生育仍要征收社会抚养费

《决定》还提出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取消二孩生育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在卫生计生部门登记备案。同时,中国将推进避孕街与措施知情选择,为妇女儿童提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快儿科紧缺人才培养等做法。

此外,对于备受关注的社会抚养费。《决定》明确表示,将依法依规处理政策外生育行为。对政策外多孩生育的,将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对于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多孩生育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行政处分和纪律处分。

计生政策起码还要坚持二三十年

在谈到计划生育政策今后有没有可能取消时,王培安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还要长期坚持,起码是20年-30年。

王培安指出,人口政策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相适应,是与时具进的,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将长期、客观存在,同时,虽然少生优生成为社会主流,但少生与多生并存,不生与超生并存,小城市、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生育率高,有些地区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王培安举例提到,比如新疆整个自治区人口出生率还是两位数,又比如四川作为人口大省,计划生育起步早、效果好,但四川凉山地区,生3-4个比较多,生5-6个都有,而贫困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本来就相当弱,“现在的人口都承受不了,还这样多生,肯定对发展不利,对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是不利的”。

98天基础产假不变,婚假各地自己定

人口与计生法修改取消了晚婚晚育的奖励性措施,也就是晚婚假和晚育假都没有了。多人担心今后婚假、产假会缩短,甚至为此赶在2016年1月1日前领证。

王培安在国新办发布会后向南都记者回应称,98天的基础产假不会减少,但具体的产假奖励假与婚假都将交由各地自行制定安排。

在独生子女时代,之前各地对于晚婚的情况都会给予晚婚假的奖励。如广东计生条例此前就规定,“职工实行晚婚的,增加婚假十日;实行晚育的,增加产假十五日。”不过最新修订后,晚婚假和晚育假都已经取消。

广东原先的独生子女假35天也改为奖励假30天。这也就是说,最最理想的情况下,一个广东女职工能够享受到的产假由过去最多148天,减少到了128天。不过被称为男士产假的陪产假则从过去的10天,增加到15天。

晚婚假取消后,今后婚假是不是统一为3天了?王培安向南都记者表示,“具体的婚假各地根据各地的情况自己制定,国家不作统一规定”。

晚育假取消后,98天的基础产假今后是否有可能会延长?王培安表示,98天的基础产假不会缩短,各地将根据各自情况做出生育妇女产假的适宜安排。“总体上,国家要求要给生育二孩的夫妇和家庭给予这方面的关怀和照顾。”

否认“全面两孩来得太晚”

在回应全面两孩政策出台时间是否过晚时,王培安表示,我国当前处于劳动比较充裕、人口抚养负担较轻、育龄人口减少时期,“全面两孩”政策出台正当其时。

王培安回应说,现在实施“全面二孩”,总的看是比较适宜的,人口政策是长周期性的,是否适宜一般几十年后才能反映出来,因此早两三年、晚两三年都是适宜的。

妇产科、儿科医疗保健服务将涨价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表示,与需求相比,国家的妇产科、儿科人才仍紧缺,将结合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合理调整提升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格的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特别要向妇产科、儿科等倾斜。
此外,他表示,国家将加强产科、儿科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在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开设大学本科助产和儿科专业,加强相关专业的招生培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也要加大儿科等紧缺专业的招生规模,进一步开展助产士、儿科医师的转岗培训,鼓励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助产士、儿科方面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同时,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都要加强对助产士、产科医师、儿科医师、护士等给予倾斜。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

编辑 李啸啸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