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1 08:33
继横琴自贸片区率先建设全国最大规模地下综合管廊后,30日上午,随着顺达路、白藤七路综合管廊工程正式动工,珠海西部中心城区综合管廊建设也正式拉开序幕。首期项目长约4.5公里,均采用天然气舱+综合舱双舱矩形断面形式,包含给水、电力、电信、天然气等管线,项目总投资约5.1亿元,预计2016年12月完成建设。
根据《西部中心城区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西部中心城区干线、支线综合管廊规划建设30公里,缆线管廊规划建设55公里。
由华发集团和中冶集团联合组成的中冶华发公共综合管廊有限公司,是西城地下综合管廊首期工程的投资建设主体。今年9月,珠海市西部城区开发建设局与中冶华发公共综合管廊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冶华发将为西部中心城区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提供资金、专业人才、经营团队及运营服务。
中冶华发公共综合管廊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彦君介绍,此次动工的白藤七路、顺达路(珠海大道以南段)综合管廊项目为西部中心城区综合管廊项目的首期启动工程,项目长约4.5公里,综合管廊均采用天然气舱+综合舱双舱矩形断面形式,包含给水、电力、电信、天然气等管线,项目总投资约5.1亿元,预计2016年12月完成建设。
相关
西城局推广PPP建设综合管廊
据了解,现代综合管廊也叫共同管沟,是地下管线的“家”。在这个预留的地下空间里,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冷、供热等各管线并行不悖,是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防止路面反复开挖,终结“拉链马路”是综合管廊最显而易见的优势之一。此外,在节约土地、美化环境、提高管线的寿命和安全、降低路面的维护保养费用、增强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等方面,综合管廊和普通敷设管线处理方式相比,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2010年5月开始,横琴新区历时3年6个多月建成33公里的现代化综合管廊,这是目前国内建成的里程最长、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善的地下综合管廊,成为全国样本。
随着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获批,西部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综合管廊建设则很好地体现了绿色发展等理念。
目前,市西城局正在积极推广运用国家倡导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快推进西部中心城区后续综合管廊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华发和中冶具备强大的技术、资金以及品牌优势,综合管廊建设经验丰富,相信中冶华发将极大促进珠海西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高效、集约地完成珠海西部城区综合管廊的建设,为珠海西部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陈彦君介绍,中冶华发管廊公司正抓紧与斗门、高栏、金湾等各区域相关单位对接,推进珠海市管廊建设,全力助推西部城市新型城镇化。(南方日报 崔汝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