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10:43
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范少鹏)记者近日从珠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公转商”贴息贷款自今年10月施行以来,效果逐渐显现。截至12月25日,公积金管理中心已累计发放贴息贷款461笔,共1.03亿元。
据了解,2015年以来,珠海市楼市火爆,公积金贷款人数激增,个贷率(即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与缴存余额之比)在九月份首次突破85%的国家平均水平,公积金贷款资金呈阶段性流动不足。为此,珠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于今年10月初率先在全省推出“公转商”贴息贷款。
“公转商”贴息贷款,即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也就是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因阶段性资金流动性紧张,采取利用公积金增值收益贴息的方式,撬动商业银行个人购房贷款资金,用于发放公积金贷款,待公积金中心资金宽裕时,再将银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置换转回的公积金贷款业务。
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公转商”贴息贷款相比商业贷款利率最高可减少两个百分点,申请时无需轮候,购买一手房45天以内、二手房60天以内就可发放贷款,比一般购房贷款缩短一至两月,市民申请更加快捷。同时,实施“公转商”贴息贷款后,公积金中心可有效保障公积金贷款资金充足和及时发放,住房公积金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据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珠海市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72万人,累计缴存金额369亿元,贷款总额120亿元,支取总额289亿元,资金运用率达93%,其中个贷率已达91%。
下一步,公积金管理中心将扩大银行合作范围,除已有合作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外,与工商银行的合作正在积极筹备中,预计明年将正式启动。届时,缴存职工申请购房贷款将更加便捷。至于与更多银行扩大合作后,贴息贷款总额是否有限,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综合考量各方因素,尽力满足市民的购房资金需求。
(南方日报 范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