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17:00
28日,横琴综合管廊建设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项让无数当地居民、企业受益匪浅的工程总长33.4公里,是目前国内单项工程建设长度最长、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建成后极大保障了横琴开发建设,并在无形中树立了横琴新区的低碳生态人居标杆,为横琴发展打下“百年基业”。
本报讯记者魏康报道:“横琴综合管廊建设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了!”昨日下午,珠海横琴新区红旗村村民谢速莲在打理自家旅馆间隙,无意中从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条让她兴奋不已的消息。
这项让无数当地居民、企业受益的工程总长33.4公里,是目前国内单项工程建设长度最长、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综合管廊,其长度是上海世博园区地下管沟的5倍。综合管廊最窄处也有3米宽、3米高,容纳了电力、通讯、给水、中水、供冷、供热及垃圾真空系统等7种市政管线。
在谢速莲看来,横琴新区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明显变化。“之前,横琴很多地方雨天常因排水不畅导致水浸,要挽着裤腿出门,大街小巷半空中还有各种线路纵横。自从综合管廊建成后,下雨天不水浸了,村容村貌好了很多,来横琴的人都说我们这里干净整洁!”
横琴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蔡凌燕介绍,建设综合管廊的背景为2009年横琴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更高标准的建设要求。为此,横琴新区本着“本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原则,在一年财政收入只有约4000万元的条件下,决定投资约20亿元开展综合管廊项目建设。
经采用BT融资模式解决资金问题,横琴新区综合管廊于2010年5月开工。项目施工克服了地质条件差、工程量大等诸多不利条件,于2013年11月完工。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高级政策分析师雷辉评价说,横琴新区综合管廊展现了城市建设“伦理罗盘”上“生态文明、历史责任感、以人为本”这三大指向。
“综合管廊节省了因管线维修导致路面多次开挖费用,还能保护管线、延长使用年限。”蔡凌燕说,更大的一笔“经济账”,是综合管廊建设为横琴节省了约40公顷城市建设用地。结合当前横琴的综合地价及城市容积率,仅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超过80亿元。
“综合管廊带来的效益远不是这些金钱数据可以衡量。”蔡凌燕进一步解释,相比其他市政管线模式,综合管廊通过减少开挖道路实现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干扰,减少施工噪音,还增强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更重要的是,综合管廊建成后极大保障了横琴开发建设,并在无形中树立了横琴新区的低碳生态人居标杆,为横琴发展打下“百年基业”。
据了解,综合管廊建成两年多来,横琴新区从未因管线原因开挖道路,偶尔维护管线也是在综合管廊里迅速完成。为进一步夯实这份“百年基业”,四天前,市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用法律法规为横琴新区综合管廊长远运作保驾护航。
(来源: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