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韵姿
2015-12-24 12:05
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气始于冬至,正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因为此时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如何在这个节气里更好地运用养生之道,来看专家支招。
饮食:
多吃温补少食寒凉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冬至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在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类、脂肪、盐分含量高的食物。冬至时节的饮食还宜多样化,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适当地选用高钙食品。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的食物。
冬至是一年之中天气最为寒冷的时节,羊肉、牛肉、狗肉有燥热温补的效果,但分量不宜太多。可以多吃些诸如花生、核桃等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它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气较冷,吃坚果有御寒的作用,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其它很多蔬菜也要多加摄入,比如土豆、番茄、菌类等。除此之外,还要适量多吃水果,冬天寒冷干燥,使人觉得鼻、咽部干燥和皮肤缺水、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
起居:
防寒保暖动中求静
有了食物温补方法,也不要忽略日常起居需要注意的细节。在养生学上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从中医阴阳理论说,冬至是阴气盛极而转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阴阳转化,在运动中构成了自然界与人体的平衡与和谐,养生也要顺应此规律。在冬至养生中应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要多着衣、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如果外出,应特别注意头部和足部的保暖,以防发生冻疮。
此外,在冬季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此外,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劳累过度、早睡晚起、积劳成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