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晓莉 梁成 2015-12-01 08:37
位于张槎的村民郑志近日因邻里纠纷不胜烦扰,走进了村里的公共法律服务站,并找到调解员为其分析问题,出谋划策。经调解员分析问题和讲解法律知识,最终,他带着笑容,满意地走出了公共法律服务站。
这一切归功于禅城区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全覆盖”。去年12月30日,禅城区司法局率先成立全市首个区级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并派驻专职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制宣传等司法行政业务。
“以前我们提供的法律服务是分散的,非统一的,如今从区、镇街到村居,我们有统一的工作方案、制度规范、服务窗口、牌子标识、值班人员、台账资料、联系电话、工作日志等,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体系。”祖庙司法所所长李宏说,通过载体建设、完善运行机制,让公益、专业、均等的法律服务下沉到一线,并调动社会参与,让市民在社区之内就能享受一站式法律服务。
完善载体任何一个站点都可享受一站式法律服务
在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民可以享受到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服务;在社区内频繁举办的普法宣传活动中,市民可轻易找到律师志愿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咨询;在偏离市区的农村里,村民遇到邻里纠纷,只需找到村中调解员,便可求助他们协调处理事件。
过去一年,禅城区先以祖庙街道、石头村、纯阳社区作为公共法律平台建设试点单位,为基层群众量身定做切合实际的法律服务。今年4月,全区4个镇街依托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全部完成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7月,139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
如今,市民只要走进禅城区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里的任何一个站点,便可根据站点服务内容的设置,享受到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一站式的法律服务。
在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所提供的服务中,人民调解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例如以前公安忙于处理相当一部分社会纠纷,市民遇到邻里纠纷,甚至家中天花板漏水都要打110,让公安分身乏术。”同济派出所所长邱森表示,如今人民调解的工作由专职调解员这一角色来担任,对邻里纠纷等社会治理问题加以分析,去除了行政化的色彩,多了几分温情,对调解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安部门在处理社会纠纷方面的警力,在此过程中更是为社会分担了公共事务。
建立机制每位律师每月为村居至少提供8小时法律服务
香港居民岑某原为深村村民,今年初回来佛山,找到村委会,称其在深村五街村的姑妈(孤寡老人)去世后,表妹霍某将老人的遗产全部占为己有,拒绝向其他继承人分配遗产,要求村委会解决。
作为深村村委会调解室的兼职调解员,广东信步律师事务所律师值班律师与调解室负责人介入调解,在双方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为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最终促使事件的完满解决。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对此,禅城大力推进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三官一师”下基层进村居,着力在基层一线预防和化解矛盾。上述值班律师在基层的服务经历,正是这一背景下律师进村居的代表。他们和法官、检察官、警官等一起给市民提供“面对面”咨询交流。很多时候,市民一个电话打来,便可得到对事件的及时处理。
事实上,禅城区是推进律师进村居的先行者。自2011年开始至今,该区已经有42家律师事务所进驻村居,共派驻142名律师下基层,每名律师为村居提供每个月不少于8小时的服务时间。如今,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已覆盖全区139个村居,实现了“一村居一法律顾问”。
该区“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对化解群体性纠纷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今年2月上旬,驻同兴社区的信孚律师事务所以及驻山紫社区的凯坤律师事务所律师参与化解了辖区因承揽合同引起的群体性事件,驻村居律师积极参与化解群体性事件,进一步促进了综治信访工作。
据介绍,截至今年10月,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共服务群众2117人,服务总数3868件,其中诉讼19件、非诉讼3849件。非诉讼中接待咨询1901件;审查合同86件;起草法律意见书58件;代书法律文书35件;调解纠纷62件;协助选举16件;上法制课191次;法律培训24次;其他法律服务1312次。
社会参与“社工 义工 律师”让法律服务供给多元化
除了专业的律师队伍进村居,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外,禅城区的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组织网络的铺开,也是禅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一大“亮点”。
目前,根据不同功能,禅城分别组织了以社工、义工和律师为主的三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其中,社工志愿者队伍由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南粤春雨”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则是一群具备一定法律基础的义工,他们通过各种活动,为市民提供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而如今总人数有70多人的律师志愿者队伍,除了通过多个渠道为市民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外,还在莲花市场附近的智慧便民亭里设立了法律援助服务点,为市民提供相应的法援帮助。
广东至高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实习律师,在去年11月加入了“南粤春雨”志愿者队伍,曾多次在位于兆阳广场、兆祥公园、唐园社区举行的普法活动中,为市民提供法律服务。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将他派到禅城区法律援助处,使其成为驻点值班律师。在该法律援助处,他接触到婚姻咨询、劳动工伤等各种各样的案例。在此,他利用自身的法律知识,帮助有需要的群众。
陈实(化名)是其中一名受帮助的群众,今年初他因机床故障压伤左手,被评十级伤残,但其所工作的工厂并没有为其购买社保,工厂也一直拖延赔偿事宜。陈实求助于禅城区法律援助处,值班律师在接到这件案例后,与其他“南粤春雨”律师志愿者一起,在当事双方开展劳动仲裁时进行协调,解释法律法规,最终使陈实的诉求得到满足。
“在这些案件中,劳动工伤案例居多。律师在这些案例中,不仅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打官司等服务,更是扮演着心理调解的角色。”志愿者律师说,当事人多为弱势群体,他们本身并不清楚法律法规,律师志愿者在对他们进行法律解释的同时,更要倾听他们的心声,从正面疏导这类人群。
■展望
城乡居民可享更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
禅城区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健全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据悉,禅城将进一步健全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三官一师”的直联村(居)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一村居一专职人民调解员”工作,着力提升“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发展公证法律服务业,完善法律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和服务方式,引导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实现城乡公共法律服务广泛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