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300年汉剧唱出“年轻腔”

南方+  2015-11-11 08:42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汉剧遇上现代化的电影,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广东汉剧数字电影《白门柳》在苏州杀青,“二度梅”演员李仙花、国家二级演员张广武分饰主角,以汉剧的艺术形式再现明末清初的风云故事。“老”汉剧在“活”出年轻味。

  万家灯火万家弦。在曲艺鼎盛时期的梅州,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唱上几句,然而,时过境迁,掌握汉剧绝活的人,绝大多数已步入老年,汉剧传承问题面临考验。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政府在支持戏曲传承发展中的责任与方向,梅州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谋划。传承具有乡土精华的旋律,创新现代特色的曲艺,两者之间如何找到平衡发展的支点,如何更好地吸引年轻人参与其中,成为一道难度不小的“考题”。

  ●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周五有戏”受热捧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周五的亮胜艺术中心人声鼎沸。

  在南国牡丹剧场,朴实无华的舞台、90后的细哥细妹、经典的中州古韵,观众席上不时传来声声叫好,这里就是民间的“维也纳音乐厅”。

  2013年,梅州市推出“周五有戏”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市民刘先生是“周五有戏”的铁杆粉丝,每周五都会带着老婆孩子过来观赏汉剧。今年,刘先生还把大女儿送到汉剧院学艺。刘先生告诉记者,“周五有戏”的氛围很好。

  数十年前,“每逢盛事必演汉剧”是约定俗成的事。鼎盛时期,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汉剧团。在梅州土生土长的徐青,是广东汉剧传承学院的副院长,从小就是听着曲艺长大。徐青说,广东汉剧是客家文化的“长子”。

  在他的记忆中,汉剧一直以来是梅州城乡居民的主要娱乐方式,在当时,大型的汉剧表演几乎是一票难求。广东汉剧院就曾被邀请到赣州、龙岩、潮州,乃至台湾、东南亚等地区演出。

  只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古老的汉剧备受冲击,境况大不如前,很多剧团倒闭了,自此销声匿迹,专业演员也大部分分散在民间中。

  广东汉剧有生(小生)、旦、丑、公(老生)、婆、红净、乌净七大行当。流传至今,部分行当已经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比如,粗犷的“乌净”腔,由于腔调发声独特,目前,已经很少有人能够演“乌净”。

  提升原创力成问题

  随着社会环境变迁,汉剧如何唱出“年轻味”,成为文艺工作者思考的难题。

  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杨秀微是国家一级演员,1973年开始学艺。1998年凭借着《花灯案》《深宫假凤》斩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杨秀微40多年从艺生涯,正好见证着广东汉剧从辉煌走向暗淡。

  提及汉剧传承,杨秀微认为,传承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主要在于剧本。当前,专业作者少、青黄不接,在源头上就制约广东汉剧的发展。

  水有源,木有根。好的汉剧表演需要剧本,提升戏曲原创力,需要加强对青年编剧的培养力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眼下比较常见的是针对基础知识的短期培训,这还远远不够。编剧要获得快速成长的机会,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实践。

  然而,面对戏曲市场边缘化的现状,无论是院团还是角儿,在好不容易有了排新戏的机会时,都希望能够和大牌编剧合作来保证吸引力,不敢把剧本交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编剧。

  此外,一线编剧面临如何提升原创力的问题。国家一级演员、原广东汉剧院院长梁素珍认为,剧本创作上,技巧成熟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作品的思想立意和开掘角度上,结合时代写出好作品需要花更大的功夫。

  梁素珍表示,在平时的表演里,有的单位为了缩短节目时间,常常把原剧本重要的情节给删掉了。久而久之,后人就以为这是全部内容,不利于完整的传承。

  除了剧本作品,如何让唱腔、武功等技艺传承下去也是一大难题。一些愿意来学习曲艺的孩子,一般都是家里有爷爷奶奶、姑姑阿姨等爱好曲艺的亲戚,而在“诱惑太多”的年代,如何吸引乃至说服新生群体参与进来不是个容易的事。

  “学习汉剧,需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孩子受这份苦。杨秀微告诉记者,有些好苗子在青春期一变嗓,唱腔就变了,苗子毁了。艺术传承人越来越难找了。

  吸引年轻人是关键

  汉剧艺术要发展,不仅在“硬件”,更在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并传承。

  有专家指出,尽管观众近年来有回升的趋势,年轻人的表演水平也让人赞赏,但青少年人数所占比例仍偏低。因此大量培育汉剧艺术演唱人才、表演人才,尤其是培育青少年一代,是汉剧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此,广东汉剧传承学院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唱腔、身段、化妆等各行当的培训班。2014年,广东汉剧院共完成演出任务130场次,观众达26万人次。

  广东汉剧传承学院大楼内,年轻的身影来回穿梭。七八名孩子跟着指导老师练习“后空翻”,乐此不疲。这是广东汉剧院与梅州艺术学校合作开办的“幼苗班”。从2005年开始,已经招过3届学生。

  90后的管乐莹是2005年“幼苗班”的一员,师从梁素珍。十年的磨练,成就了她婉转动人的歌声、扎实的功底。2014年,管乐莹凭借着戏曲舞蹈《功夫水袖》、汉歌《南国牡丹赋》等精彩表演,在星光大道上过关斩将,获得周冠军。

  除了做好传承工作,梁素珍、杨秀微、李仙花、李焕霞等老中青三代人思考着广东汉剧的出路。

  日前,广东汉剧数字电影《白门柳》在苏州杀青,正是由“二度梅”得主李仙花、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院长张广武出演主角,以汉剧艺术形式再现明末清初的风云故事。当300多年历史的汉剧遇上现代化的电影,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广东汉剧传承学院还打造了广东首部原创汉调音乐剧《梦@时代》。该学院展演部主任黄丽华告诉记者,《梦@时代》剧本根植于本土,讲述的就是汉剧团里三代人的故事,既有原味的广东汉剧、汉乐的经典唱腔,又不乏音乐剧场面,再加上现代韵味的舞美,是对传统戏曲融入当代语境所作的成功探索。

  此外,该院从梅州市艺术学校、湖北黄石市艺术学校等吸收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专门成立了广东汉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在作品创作、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更多尝试,以接地气、走市场的模式,力求打造艺术精品,拓展演艺市场。

  杨秀微表示,梅州市文广新局在坚持文化惠民的同时,也在建立集艺术创作、艺术演出、演出经纪、演出场所为一体的市场化演艺道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演艺市场化竞争。

  对话大咖

  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梁素珍:

  创新是汉剧发展的动力

  时过境迁,300年汉剧已不复往日辉煌。对于汉剧的传承与创新,梅州要采取什么措施?对此,南方日报记者近日专门专访了78岁的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梁素珍,解答汉剧的发展困惑。

  南方日报:当前,广东汉剧等各大剧种都面临着观众流失的问题,戏曲文化经受着冲击和考验。作为一名汉剧文化的传承人,对于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梁素珍:广东汉剧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态,主要流行于粤东梅州、汕头和粤东北、粤闽赣边区各地。广东汉剧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中州古调”,历经演变发展而成,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与粤剧、潮剧并称“广东三大剧种”。

  现在汉剧市场不太景气是事实,自上世纪80年代起,汉剧团、汉剧人才锐减,有不少专业剧团相继放弃,很多专业演员离开了汉剧队伍。但是,汉剧并没有没落。在历史的进程中,汉剧一直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

  南方日报:在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传承汉剧?

  梁素珍:汉剧的种类丰富,本地特色和本身的学术价值,是它生命力的所在。传承了数百年的唱腔、韵律、文戏、武戏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部门支持文化百花齐放,曾找到400多个戏本、1000多首汉乐。

  以前,汉剧的传承主要是剧团招募、家族传承为主。现在家族传承比较少了,因此将汉剧传承好、保留好、发展好,这是戏曲人的使命。传承与创新,其实是密不可分的。简而言之,就是内容和形式的问题,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最重要的是保持本质、保持对艺术的敬畏之心,这样才能将训练、行当、服饰等基本功流传下来。传承汉剧,关键是要培养新人、多排好戏。

  此外,是对于作品的传承。时代需要、百姓喜爱的作品生命力才会强。弘扬忠孝仁义等社会美德的戏剧才能千古流传。像包青天铡陈世美,陈世美从抛弃妻子到杀妻害子,这样的故事是有教育意义。作为戏曲工作者,需要把这些故事保留下来,寓教于乐、警醒世人。所以,要学戏,就要学习做人。

  南方日报:你说传承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那该如何创新?

  梁素珍:创新是汉剧发展的动力。不是只唱老戏就能受到关注,千篇一律的戏剧很容易让人乏味。创新是肯定的,但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注意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在题材上,一定要弘扬真善美。

  好的剧本至关重要。在内容上,要能够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事件反映社会现象,贴近生活。在表演形式上,可以运用了舞蹈、舞剧或者一些民间表达手法等新颖的表演形式来进行表演,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兴趣。

  如果一味追求创新剧目,会导致资源浪费,结果是一次性投入、一锤子买卖。目前的行业,存在重视创新剧目、轻视传统剧目的倾向,这是很危险的。还有,创新需要力戒因市场不济而导致焦虑躁动、轻视艺术本体的现象。

  ■故事

  广东汉剧传承人炼成记

  山区的早晨有点清冷。

  78岁的梁素珍吃完早餐,赶往梅州艺术学校授课。

  这是普通的一天。然而,在广东汉剧这条路上,她已踏实地走过了63年。

  在广东汉剧界,提起梁素珍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国家一级演员、原广东汉剧院院长,曾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在《盘夫》《梁四珍与赵玉粦》等70多部剧目中担纲主角,开创汉剧“梁派”艺术流派,享誉海内外。

  少年:留书出走为学艺

  20世纪50年代,梅县松口镇。台上,丝竹之声飘扬,白色罗衫迎风蹁跹。台下,14岁的女孩瞪着一双大眼睛,两手托着下巴,看得出神。汉剧独特的舞蹈和唱腔在梁素珍心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当天生丽质和清丽的嗓音敲开剧团的大门,却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因为,按当时的观念,演戏被认为是下九流的。书香门第成了门槛。

  1952年,一心求艺的梁素珍留书出走,偷偷来到福建一个木偶剧团学戏。然而,木偶剧团毕竟与汉剧表演相差甚远,难以割舍的汉剧情结让她决定重新报考汉剧团。1954年,历经了一波三折的梁素珍考上了梅县艺光汉剧团。

  此后,凭借自身的勤学苦练,她得到了汉剧泰斗黄桂珠的赏识并被黄收为嫡传弟子。在黄桂珠的精心指点下,她的汉剧表演艺术及唱功突飞猛进,并凭借主演《盘夫》《丛台别》《血掌印》《昭君出塞》《梁四珍与赵玉粦》等经典戏目,成为广东汉剧院四大台柱之一。

  中年:勇于创新成一派

  当时,每逢盛事必演汉剧,是乡间不成文的习俗。

  那时,梁素珍一年到头都在演出,常常去闽粤赣等地巡回表演汉剧,所到之处都深受群众欢迎。演出地点除了各地戏院外,还有临时露天搭建的围帐。

  在汉剧表演中,梁素珍不断探索汉剧艺术的奥妙,这种探索也随着表演技巧的不断成熟而愈加深刻。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独具个性的表演艺术,让她成为广东汉剧表演艺术一代名家,她的表演技法更被誉为广东汉剧的新流派——梁派。

  在新加坡演出时,主办方要求带上像《齐王求将》这样有武打戏的剧目。因剧团的武打比较薄弱,过去表演都是扬长避短,武打场面都只是走过场。

  为满足对方的要求,梁素珍改变以往套路,苦练武打戏。梁素珍饰演剧中的主将钟离春。排练场很落后,空间很小,不得已,只好到院子里排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值盛夏,顶着炎炎烈日,45岁的她常常披盔戴甲、苦练武艺,每次下来都是汗流浃背、手肿脚麻。

  在新加坡国家剧场的首场演出十分轰动,当地报纸争相报道,后来剧场几乎场场满座。

  晚年:种桃栽李传衣钵

  步入中年后,表演艺术炉火纯青的梁素珍着手培养广东汉剧院新一代表演人才,致力于汉剧“种桃栽李”的传承事业。

  在表演中,梁素珍采取“以戏带功”的方式为年轻演员传授表演心得,一腔一板、一招一式地给予教导。正是得益于无私的倾囊相授,才培养出“梅开二度”的李仙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杨秀薇和获得广东省技艺竞赛金奖的陈小平、李焕霞等多名汉剧表演名角,让观众看到了广东汉剧传承和延续的希望。

  “艺术的东西就要层出不穷,弟子们能够超越自己,是好事。”梁素珍说。1999年,梁素珍从广东汉剧第二代“掌门人”的岗位上退休了,但她并没有休息过,而是将汉剧的传承视为使命,不遗余力地为汉剧事业培养后备人才。

  2008年,广东汉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梁素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今天,78岁的梁素珍每日还奔波在艺校和家的路上,为广东汉剧留下火种。

  梁素珍徒弟、国家二级演员李焕霞说:“老师与广东汉剧注定是难以割舍了。”


编辑 马吉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