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特区报 记者 韩平 2015-11-09 12:16
从10月1日起,户籍在珠海高新区的被征地农民,只要年满80周岁,每月可领养老补贴500元。11月5日,高新区发放了第一批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惠及81名老人,共5.23万元。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征地”无可避免地伴随这一进程而加剧,被征地的农民在身份上虽然由“农民”变成了“城镇居民”甚至是“市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身份转变的喜悦中也不乏彷徨,和农村户口一同失去的,还有他们的耕地,以及建立在农村特有生活生产资料基础上的踏实感。特别是失去了“被农民视为最后一道保障”的土地,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即将失去重要的养老保障。
随着被征地农民的逐渐增多,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此次,高新区印发《关于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实施方案》,让被征地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现代农业经济理论认为,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虽然说高新区《关于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实施方案》可以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问题的后顾之忧,可是对于那些年轻的被征地农民而言,失去了土地,不能耕作劳动,他们的就业问题有无着落?虽然当下有很多年轻人都把自己转化成“职工”,到城市里来找工作,但的确还有不少人没有特长,对这部分人而言,还需要就业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配套制度。
因此,我们要在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年轻人的职业培训,让这些年轻人能够有一技之长,能够相对容易地在城市里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