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闻客户端 廖奕文 苏仕日
海丝路漫 韩水情长
潮州画师共襄海丝盛举 同绘韩江版《富春山居图》
27位画家、历时半年、行程逾1000公里……国庆前夕,潮州画院的画师们合力完成了一件现代版的“韩江富春山居图”,为共和国献礼,为潮州“海丝”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幅长约56米的山水长卷,单独成幅、连缀成卷,描绘了从韩江上游到出海口沿岸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穿越历史时空,再现了潮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韩江画卷从何而起?众人集体创作,长卷又将如何绘制,如何展示?
海丝文化最潮州 画师聚首绘韩江
(汉韵唐风,丝路千年。海丝路漫漫,韩水情悠悠。滔滔韩江,川流不息,直抵南海,早于西汉,潮州便有航运之记载,而至宋代已臻全盛,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题跋)
今年4月,潮州市文联开展以“中国梦——海丝文化重镇、潮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力求用半年左右时间组织创作,通过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多种文艺形式,进一步弘扬潮州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潮州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号召之下,潮州画院的画家们开始思考:如何用画笔来全面展现潮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联呢?
潮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韩江是海上丝路的重要航道,而陶瓷、茶叶等在潮州对外贸易历史上也颇有分量。韩江两岸的风物人情都载着历史的印记,如能以韩江为主线,并描绘古时两岸商品集散地之场景,则画卷必成。而描绘韩江一定要用大山水的画法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显出大手笔、大意境。
潮州海丝文化山水画卷的创作初衷由此孕育而生。
不久之后,潮州画院召集20余位画家,共商韩江海丝长卷事宜。经过几番创作座谈,画家们决定从凤凰山出发,溯江而上,以两岸商品集散地为采风点,采集绘画韩江所流经的潮州、梅州、龙岩长汀等地的古今风貌、人文风情,并用中国画山水形式表现自韩江上游至出海口间的历史风情画卷。
而长卷则就此命名为“海丝路·韩水情——潮州海丝文化山水画卷”。
“这是潮州画家们历史上第一次就同一主题进行大规模集体采风、集体创作,可谓是潮州文化界一件盛事,未来或将载入史册。”潮州市文联主席程小宏感慨万千。
溯江而上寻古迹 辛劳辞去换丹青
(岁在乙未夏秋之间,市文联、潮州画院组织画师二十余人,沿韩江溯流采风,足迹遍及潮、梅、闽等地。画家们穿越历史之时空,用心感悟天地之大美,以饱含乡土深情之笔画,尽情抒写潮人生命家园。——题跋)
7月13日,为长卷创作实地采风,潮州画院近20位画家开始了六天五夜溯江之旅。他们沿途探访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地方,找寻艺术灵感。
采风之旅始于单丛茶之乡的潮安区凤凰镇。在乌岽村,画家们步入高山茶园了解种茶、采茶流程,与当地茶农攀谈了解凤凰茶发展历程;在凤凰天池,面对云开雾散的壮美景色,画家们拿起画笔,在纸上记录下眼前这美好的风光。
随后,画家们沿韩江而上,行画梅江、梅潭河、汀江两岸,走访高陂、大麻、茶阳、长汀等地,最终到达福建省的汀江龙门和梅州松口,采集古今风貌、人文风情,了解潮州古陶瓷与韩江之间的不解之缘。
尔后,画家们还前往潮州古城、柘林古港、樟林古港等地,寻找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潮州印记。
采风一行来回奔波逾千公里,一路风雨兼程,日晒雨淋是常事。
“苦行僧一般的旅程。”画家黄展宏回忆起采风之旅,如是感慨。
梅州松口那一程最让黄展宏记忆深刻。那已是傍晚时分,在距离预定的写生基地还有6公里的时候,司机发现前方的路坏了——路面上全是大坑,就算大车也无法通行,所有人只能下车徒步前进。这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沟沟,路两边都是芒草。很快,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20余人仅凭手机的照明,深一脚浅一脚地蹒跚前行,直至深夜11时许,总算到达目的地。画家中最长者的吴荣文老先生年已76岁,也坚持走完这段路程,让全团人倍受感动。
而吴老觉得这一切很值,不仅参与了非常有意义的韩江海丝主题创作,而且一路上积累了许多深入生活的素材,今后还能生产出大量作品,受益匪浅。“(创作长卷)这是正能量!”吴老很欣慰。
有分有合创佳作 可单可连汇长卷
(自韩江上游至出海口,海港渡头、沙滩风塔、茶园瓷窑,古城古寺古桥古井,秀丽山川,市井风情,尽收笔底。——题跋)
集体创作长卷远不如一人独自完成来得容易。
画家们画风各不相同,采风路程延绵上千公里,如何确保长卷的统一和高效创作?
“画家们原则上按本地所在采风点进行选题创作,每位画家以报一题为主,个别题材一位画家选报二至三个题目,或几位画家合作选报其中一两个题材。”潮州画院院长陈骏如是介绍长卷创作的分工。
那如何让长卷在视觉上得到统一呢?
潮州画院给画家们定下了基调:全部用大山水写意水墨来创作,在构图上必须体现韩江这一主线。在尺寸上亦有规定,即每一题材规格统一为4尺整纸横幅(68*136cm),并按所创做题目落款盖章。
同时,画院还给了个框,为了尽可能还原古时风貌和艺术性,作品只表现历史文化的内容,“让人更有想象的历史空间。”
9月中旬之前,画家们完成了初稿,并集中交至画院统筹。
虽然统一了调子,但这并未限制画家们的表现方式。画家们不仅以现实为素材,还翻阅了大量史料,“将家乡的生命体验和历史思考在画卷中尽情表现出来。”
很快,画家们将韩江两岸山水落笔为画。从韩江源到三江汇流至饶平出海口,沿江风貌尽在画中。长汀古桥、大麻码头、凤凰山天池与古茶树、北阁佛灯、广济桥、下水门、三元塔、柘林古港……
“或潇洒飘逸,气韵灵动;或气象雄浑,大气磅礴、如云霞之灿烂,若兰芷之芬芳,散发出独特诗意之美。”潮州市文联主席程小宏看过画家们创作的作品后,赞不绝口。
长卷将按古海丝之路自韩江上游至下游的顺序单幅进行装裱,并将于10月1日至8日在潮州市人民广场文化长廊展出。展览结束后,作品将装裱成册页长卷并编印成册,捐赠给潮州博物馆,后者永久收藏并展示。“有老板愿出高价收藏,但文联还是希望长卷能留在博物馆里。”
“是次创作,采用单独成幅、连缀成卷之表现方式,形成煌煌巨制,千里韩江山川风情跃然纸上,可谓现代版之‘韩江富春山居图’!”程小宏在他为长卷撰写的题跋里如是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