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对话80、90后创业者:制造业中坚VS互联网新锐

南方新闻客户端 彭琳

近日,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品牌在行动”新闻发布会在珠海举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徐工副总经理杨勇以及阿里巴巴副总裁邵晓锋等嘉宾出席。

多位与会企业家以及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时期,中国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缺乏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关键时刻就会受制于人。

现场,董明珠与牛电科技联合创始人张一博、今日头条合伙人张利东、翎客航天有限公司创始人胡振宇、伏牛堂美食连锁董事长张天一四位“新星”共同讨论了互联网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深刻影响,就制造业如何运用互联网、融合互联网进行转型升级进行了思想风暴,完成了一场制造业“中坚”和互联网“新锐”的一次对话。

问题一:如何看待8090后创业者?

格力董明珠:讨论80、90后要先界定背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孩子没有经历艰苦环境,有一部分年轻人比较自我,但也不乏很有思想,也有挑战精神的人。我认为,不能用某个科技时代来划分我们人与人的不同,创新思维创业精神才是关键。有个人追求,还是庸庸碌碌,不能简单用年代来划分。格力发展至今,有超过80%、90%的中层干部以及2个高管层面的干部是80后了。

伏牛堂张天一:去年中国可能有770万大学生,卖米粉的只有我一个。我觉得中国蛮需要一些新兴的迎合年轻人需要的消费品牌,中国有双汇,美方有星巴克,一个消费品牌做好了,抓住年轻人,就有很大价值的。

牛电科技张一博:我们做电动车,这个行业在国内发展了20年,属于很传统行业。对于小牛电动来讲,我们想做的事情,真的想将生产制造换成智慧型的制造,这个行业里,我们不仅仅加了互联网的技术,还有电子系统的研发,同样希望数据化方案在行业上能够有中国智造的概念。

翎客航天胡振宇:有很多人问我,中国航天技术那么好,你为什么还要做。制造到智造的核心点,是必须要对产业有足够的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建立航天公司以来,没有马上推出很高深的产品。我们是一点一滴的,把整个东西做做得特别基础。只有基础打扎实以后,在未来才有足够的力量和机会实现真正超越创新。

问题二:传统产业如何做互联网+?

牛电科技张一博:从出发点来来说,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不同,通常我们做的事情是第一时间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甚至希望去到所有渠道,恨不得我面对面,对面就是用户,希望快速跟他有这样的沟通。目前,小牛电动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没有孰轻孰重,两边都很重要。互联网本质并不是说它是什么样的洪水猛兽,它真正是以一个用户体验为中心。

今日头条张利东:今日头条在3年时间有这么多的用户量,核心就是个性化。我们有非常庞大的数据库,拥有推荐引擎技术,每天有400亿的计算,完成3亿人同时打开。我觉得所有的理念在所有产品上都是通用的,我觉得制造业也是这样。

翎客航天胡振宇:现在有些公司张口就谈互联网+,这是比较盲目的追随。我觉得制造业就是一个好厨子,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这个厨子留给世人回味的是他的手艺,而不是这把菜刀好用。在有一定实力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把优势放大,而不是什么产品技术都没有的情况下冲刺互联网思维,这其实是一种“虚胖”。

另外,互联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了全球信息交流成本,信息获取更加便利。比如说马桶盖,如果在这之前,中国商界把智能马桶盖的宣传点挖掘出来了,相信也不会有那么多中国人跑到日本去买这个马桶盖。

问题三: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伏牛堂张天一:互联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本质是联结。本质上,互联网是一套关于资源效益最大化和优化资源使用的一套技术和商业模式。所以说,全世界产能最过剩的市场是中国。正因如此,互联网思维才会如此大行其道。今天的用户已经变成了新一代的消费者,比如90后、00后。最终,互联网品牌都建立了一个人格化载体。你会发现我们像追星一样去追货,喜欢某款手机或某样东西。

格力董明珠:产品人格化,我也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一个企业它的文化是由人来决定的,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你认为你的产品会讲诚信吗?同时,我们也需要把传统制造和互联网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要否定其中一个。

问题四:格力为什么做手机?为何设置开机画面?

格力董明珠:格力做手机,是基于物联网的概念,并不是因为空调行业遇到了天花板,才想到和互联网融合。整个时代在进步,传统企业不积极拥抱互联网,就逆势淘汰,格力电器未来也将在智能家居等方面继续创新。

内置90张我的个人照片以及无法删除系谣言误传。我们设置开机画面的用户反馈信息征集,这在手机行业属于首创,也是格力对于用户的尊重。设置开机画面,就是想告诉消费者,请你给我们提建议,让格力手机快速走向世界,没有其他的意思。格力手机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直接换新,这种售后服务也是首创。因此,我对于格力手机销量是非常有信心的,我认为未来的销量会超过苹果手机。

翎客航天胡振宇:我提一下我自己的建议。如果基于这种想法,可能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不单纯是手机,可能未来的五到十年内,手机就消失了,会有更新的产品,真正跟你的身体融入到一起,变成一种新的模式和新的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