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中国产品被人瞧不起就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

南方新闻客户端 钱玮珏

9月22日,“中国品牌在行动”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在珠海举行。

“中国企业从今天开始起,每一个企业家要有担当,要有社会责任,不要再做偷鸡摸狗的事情,不要再做低质低价的产品,中国产品在世界上被别人瞧不起,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9月22日,在珠海举行的“中国品牌在行动”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发表如此感言。在此番论坛上,来自多个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新锐”共同探讨中国制造的未来出路。

中国企业需在品牌和技术上有所突破

中国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是与世界领先水平仍然有差距。据瞭望智库中国制造2025课题组研究员吴亮介绍,“中国的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科技转化率仅仅是10%左右,发达国家是40%,4G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现在的乘用汽车自动变速器100%是从国外进口的,我们国家现在生产不了。高速列车上的自动装置100%进口。工程机械的大功率、调速齿轮装置90%都是从欧洲和日本进口。核电装置当中的98%是从德国和英国进口的。风电的密封装置90%的是进口的。机器人里的减速器90%是从国外进口的。”

而且,“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缩小,吴亮表示,国内劳动成本上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随着美国政府推动“制造业回流”和页岩气改革,中国制造的成本仅比美国低4%。“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更是一个大‘警钟’”。

董明珠直言,“马桶盖事件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企业依附于别人,当这个树倒下时,或者离开时你必然倒下。”她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企业必须在品牌和技术上有所突破。

发言中董明珠举了一个事例,“格力空调在中东销售时,当地经销商说,你们格力非常好,但是你们不要打“中国制造”,打泰国制造,这样会卖得更好。“她坦言”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讲了要实行‘双智化’,不是跟德国工业4.0比,也不是跟美国的工业化再造比,而是要找到我们自己的出路,我们要创造出无数个品牌,要有无数的品牌走向世界。”董明珠表示,中国制造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我们企业的发展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强大,是因为我们的技术能够走向世界。

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应寻找平衡点

在此番论坛期间,还进行了一场制造业“中坚”与互联网“新锐”的对话。董明珠与牛电科技创始人张一博、今日头条合伙人张利东、翎客航天有限公司创始人胡振宇、伏牛堂美食连锁董事长张天一共同探讨了互联网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深刻影响,就制造业如何运用互联网、融合互联网进行转型升级展开了一场思想风暴。

“产能过剩时,差异化很重要。”张天一举例,“去年中国可能有770万大学生,卖米粉的只有我一个,这条路选了跪着也要把它走完。”他表示,今天的中国蛮需要一些新兴的、自己强的、迎合年轻人需要的消费品牌。他同时认为,传统企业已经买入拼卖货的时代,而新一代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会先认知品牌的人格化载体,进而联想到产品,从而产生购买,因此品牌的有情感和人格化、让消费者认知非常重要。

董明珠表示认同品牌的人格化,但她也表示,让未来的市场信任品牌,还需要更脚踏实地把产品做好。“我们需要把传统制造和互联网这两者之间有机结合起来,不要否定一个,而且两个应该友好结合。这个时代你说不要传统产业,还是不要互联网,离开哪个你都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张一博也认为,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结合、碰撞没有孰轻孰重,两边都很重要,应该做寻找结合的最好平衡点。

“以用户为中心就是以每个人为中心”,张利东表示,虽然中国制造业的制造水平在全世界是领先的,但现在还看不到个性化的制造业,“我们并不觉得传统的工业企业制造业做得很差,但现在遇到了天花板,我们觉得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给传统企业突破天花板的机会”。


相关文章